硬泡基础交流之聚醚(酯)民间检验方法

省钱时代,聚醚的价位不断攀升。

有幸目睹了十多年中硬泡类产品由暴利转向薄利、原材料由李逵蜕变为李鬼的过程。感叹同胞的模仿创造力惊天地泣鬼神之同时,还是写点东西吧,免得背负“背后诽谤”的嫌疑。

硬泡基础交流之聚醚(酯)民间检验方法插图

事先声明:以下的东西请别对号入座,更别仿制,众所周知:本人眼神独特,看东西都是双层的。

[观]:1、 聚醚的外观无论颜色深浅,都应该是透明的。

要是半透明或是不透明,小心点,多数有问题。先取原料桶中的不同位置处料样看有没有分层,好再检查桶底,看是不是有颗粒沉降物之类的。 此情况出现,只能说明: :①、聚醚生产中控制不好,该反应的没反应; ②、聚醚后处理工作没做好; ③、掺省钱的东西了。

今年8月,Zh.Y的4110聚醚三个批次不透明就算了,取样出来隔夜自己分层,配制的组合料也是如此,而且分层高度超过10%,看来勾兑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。

硬泡基础交流之聚醚(酯)民间检验方法插图1

2、聚醚颜色太深估计大家一般都不会有好感,至少说明聚醚生产时起始剂没“拉够真空”或是接挂环氧丙烷(PO)时温度太高。即便聚醚颜色 深,也应该是棕红色的,要是出现反常的“青色(偏绿色一些)”,小心:在我印象中,只有松香聚酯和芳香二胺聚醚会有此模样,放心好了,芳香二胺聚醚太贵,没有人替你掺进去的。

3、如果聚醚粘度比以前明显偏大(晃一下或是倾斜一下聚醚包装瓶就可以看出来),很好:不用打电话你就能判断是PO涨价了、而且今年蔗糖大丰收,聚醚厂家帮你少投了一些PO,而他很可能会好心地解释为:增加硬度以便抗收缩

[嗅]: 正常含糖起始的聚醚都有一股焦糖的“腥”味。

1、 如果出现浓浓的氨水味,PH试纸还没到桶口就变成“10”,十有八九里面含尿素;

2、 如果有类似松节油的“香味”,肯定是东北方向的产品无疑。(403之类的胺醚不在此列)

[洗]: 多数硬泡聚醚可以粘在手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。

洗不净的看其羟值的范围是多少而定:低于380mgKOH/g的还可以谅解(还是可以洗净的,只是没那么顺而已),高于380的就该不必动用肥皂。

要是洗衣粉一次都洗不净,那肯定是绿色产品啦(焦油改型多元醇、萜烯醇脂、松香聚酯、改性大豆油、蓖麻油、PTA聚酯等等都难洗,至于酚醛型多元醇—–价钱太高做起来又麻烦傻子才去加它)

[比对实验] :有说服力的是发泡比对实验,以下以常用的4110为例

想看看聚醚B的情况,那就拿平时质量值得信赖的聚醚单体A作参照,先视用途(比如:保温)设计一个配方基础构成

A B

聚醚 100 100

硅油 1.5 1.5

水 1.0 1.0

环己胺 1.2 1.2

141B 27 27

(注意:选用的配样瓶子要同一规格型号的)

1、 都配成×2的重量,先比对外观是否透明(以上适合25-28℃环境状态),不透明的道理同前。

2、 左右手各抓一个料样瓶子并齐,保证两边液面同一水平后,齐胸平放,再前后一起并拢震荡:看两边谁“跳得高”,这样可以大致判断出粘度高低。

3、 以上同等条件下执行发泡(黑/白 1.05/1,搅拌6秒,相继发泡前后别超过10分钟,要倒进塑料袋挂起),记录下各自时间(乳白、拉丝、不粘手),

并根据塑料袋中的泡体高度大致判断密度是不是相差很大。 如果A、B聚醚的发泡时间段相差太大(乳白差2秒以上、拉丝差5秒以上、不粘手差7秒以上)则“将慢的那个组合料适当按剩余量添加些环己胺、水 来拔快拔高”重新发泡,尽量把他们的发泡速度、发泡个头调整到没什么区别; 另外发泡后的泡体都在不粘手3min后送到20℃空调房里自然“熟化”15min

4、 原则上,聚醚多元醇(比如4110)是起始剂接挂环氧丙烷(PO)的,封端的是“仲羟基”,因而其活性不应该高,要是考察对象聚醚相比 而言“很省”催化剂,则有90%以上的把握判断它是加有“活性氢”成分。

5、看发泡上升过程中有无“炸泡”现象(迎着光盯着泡体表面“亮”区看是否有迸炸点,就像炸地雷一样)。

如果有,则说明泡体的泡孔一定不够细密,至少会“吃硅油”。究其原因,多数是聚醚生产时所用的环氧丙烷(PO)醛含量偏高,也有可能是聚醚受到烃类油剂污染(比如,包装桶没洗净),再者就是聚醚中被掺进去了油脂多元醇。

6、看泡体外观是否有横纹收缩。低官能度多元醇(如蓖麻油、酐聚酯、松香聚酯、乙二醇等)、高烃链结构物(改型植物油多元醇等)都会造成横纹收缩,收缩越厉害说明骨架越不够硬、交联点不够多、官能度不够大。

7、捏边角是否有脆粉现象。掺甘油的粉脆凶,松香聚酯次之,尿素性的第三,市面上的酐、对类聚酯和一部分品种的改性植物油也 好不到哪去,用在灌注保温上“粘结性”就不会好。另外,PO接得少,羟值偏大,发泡体也会有脆粉加重(酥皮)现象。

8、看发泡体的上半部分是否有明显的“拉丝痕迹”,再结合发泡杯中的残留泡体“出杯口处是否圆润光滑”大致能判断出该聚醚发泡是否“流动性好”。现在有些聚醚厂并没有乱掺东西,可惜为提高“收率”不作后处理了,更可气的是丢点冰醋酸下去中和氢氧化钾就完事了, 实际上相当于在聚醚中加了醋酸钾,流动性没办法“好”的。

9、发泡体20℃熟化后可以切开,比对泡孔外观和测密度,尤其注意侧边皮下1.5mm处是否有一道“粗孔走廊”,如果有,那聚醚先别用了: 赚的钱还不够跑去处理质量事故的路费呢。

硬泡基础交流之聚醚(酯)民间检验方法插图2

10、比对发泡体的表面(指正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部分)是否泡孔细密和有光洁感,太毛糙、泡孔大的多数不适合作高密度仿木制品。

[破坏试验]

以下试验温度25-28℃好

1、如果以上对比试验看得不太清楚,就费点时间搞破坏:

A B

聚醚 100 100

硅油 0.8 0.8

水 2.0 2.0

环己胺 1.2 1.2(酌情加减,调成料速旗鼓相当)

141B 20 20

四氯化碳 5 5

都配成×3的分数,先发个泡留底,剩下的料样白天晒太阳晚上进35-40℃烘箱。这样5天之内看外观哪个颜色先变深,然后再发泡看料速变慢,以及对硅油的破坏性情况。优劣不难判断的。

2、 将聚醚配成仿喷涂料

聚醚 100

硅油 1.5

水 0.7

A-33 2.5

T-12 0.3

Am-1 1.0

141B 18

执行60克/60克(黑/白)发泡,看有没有烧心(黄心)现象。纯聚醚在这种体系中是不会造成烧心的。

[其他试验及说明]

1、403检验:

403 100

硅油 1.0

141B 30

直接1/1发泡,应该在35秒内定型

2、其他辅助性聚醚

根据不同用途尽量设计合理一些的配比去检验。

比如东北的“365”本身羟值低,粘度小,在白料里面只能是做辅助聚醚用,那就在主聚醚里安排它占40%试验得了; 又比如303、210

之类的同样需要让它占少比例试验。

象635、835、1050之类的可以做主聚醚,但羟值偏高,那就适当提高黑白料比例发泡试验去,具体计算以后基础交流栏目再与大家详细讨论。

3、混溶试验:

如果进检的样品本身就是辅助型的,那步工作反而是“混溶”:

100ml烧杯,按设计比例倒下去主、辅聚醚(酯)共50克,用小玻璃棒子搅匀,看是不是透明; 再按比例加硅油、水、催化剂、物理发泡剂搅匀看是不是仍然透明。 这样还不行,混合物倒在一试管里至少要24小时静止存放(要封口的),看其贮存稳定性。比如,高桥的330N可以加在普通仿木料里至少10%不分层,而有些厂家的连3%都加不到—-这就是差距。

相关文章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8 0173 8246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
首页
产品
电话
联系